如何開始使用AIGC ?
AIGC 是通用型的模型,所以必須先下指示(prompt),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生成結果。
(閱讀全文…)我覺得要能夠寫好程式有幾個要點:
第三點需要一點靈感,像是看一些文章、影片,或是從一些經典的書來搜索。可以先選不會太複雜的來下手,重點是看完要能夠實際運用到手上的程式碼,改過之後就會更有印象。
我每次都會推薦從 Clean Code 這本書開始,裡面提到的改變都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像是變數命名跟註解之類的,但累積起來會提升很多開發上的效率。
從書裡面的關鍵字可以往外延伸到其他更多的書,像是重構、敏捷開發之類的。實際上一開始列的那四點都可以從軟體工程的相關書籍中找到一些影子。
非常推薦博碩與歐萊里出版社的書,可以去天瓏書局網站上面逛逛,如果覺得買書很貴可以網路上找關鍵字,也是有很多線上資源可以參考。
VS Code 越來越完善了,幾乎可以整個從 Pycharm 轉移過來。目前收集的 plugin 開始變多,想開一篇來紀錄一下不錯的插件。
Darcula Theme
把 Pycharm 的深色主題移植過來。
如果想要用 Linux
除了灌雙系統外還有麼方法呢?
假如你是用 Windows 10 專業版 / 企業版的話,有個不錯的選擇喔~
就是在 Windows 下面裝一個內建的 Ubuntu
如何將 Windows 上的 Ubuntu Terminal 連動到 VS Code 中?
6/30 更新:現在 VS Code 有一個統一的外掛 Remote Development 可以使用,底下有個Remote – WSL 會幫你管理預設的 WSL 版本。
安裝 Remote Development:
自從加入實驗室後有了新桌機,隨著待在研究室的間拉長,也就越來越少有使用筆電的需求,但還是有像 Workshop 這種非用筆電不可的場合。在這之中買了一台 15 吋的 Chromebook 刷 Ubuntu 用了一陣子,也嘗試了非常克難的用 iPad pro 遠端 Windows 桌電,但總體來說都算是實驗性質的替代方案。
(閱讀全文…)前篇 Clean Code 簡單原則 中,談到寫出好的程式碼有兩個方法:一個是一開始就寫出乾淨的程式碼,但在對整個程式架構都不明瞭的情況下,就得寫出完美的程式碼非常困難;另一個則是靠重構程式碼,透過一次次等價交換小塊程式碼,讓其慢慢變得更乾淨。
(閱讀全文…)